三全音替代 (Tritone Substitution) 是一種和聲重配的技巧,用來增加和弦進行的變化和色彩,它又稱為「降二代五」或「三全音代理」。    什麼是三全音?  三全音是指兩個音之間的距離為 3 個全音,即增四度 (augmented 4th) 或減五度 (diminished 5th) 的音程。        例如:   C 與 F# 是一組三全音  G 與 Db 是一組三全音  ……    三全音剛好將一個 8 度平均分開一半。所以,它是對稱的,若將這兩個音的位置互換,仍然是三全音。    正因為對稱的特性,只有 6 組不同的三全音。如下圖:   據說三全音曾被稱為「魔鬼的音程」,因為其聲音甚不和諧、令人不安,甚至被當時的教會禁止使用。幾百年後的今天,它卻被發揚光大。    三全音替代  當兩個屬七和弦的根音距離是三全音時,這兩個和弦可以互相替代。   例如:   C7 可以被 F#7 替代,反之亦然。  G7 可以被 Db7 替代,反之亦然。    或許你會問,這怎麼可能呢?  是可能的。因為這兩個和弦的 3 音和 7 音是相同的。3 音和 7 音是決定和弦聲響的兩個關鍵音,所以,當兩個和弦的 3 音和 7 音是相同時,它們的聲響是相近的。這正是互相替代背後的原理。   以 C 大調為例,V 和弦 G7 是屬七和弦,它的三全音和弦是 Db7。  比較一下 G7 和 Db7:      G7  的組成音:  G , B , D , F  Db7 的組成音:  Db , F , Ab , Cb (即 B)   Db7 跟 G7 有兩個音是相同的,分別為 B 和 F (雖然次序不同)。這兩個音剛好是 3 音和 7 音。由此,Db7 可替代 G7。   值得留意的是:   屬七和弦的 3 音和 7 音是一組三全音。  Db 是降二,而 G 是五,所以三全音替代又稱為「降二代五」。      那麼,為什麼要使用三全音替代?又如何將理論應用在詩歌伴奏中呢?下篇再談…